刻意练习:如何从新手到大师

    3月22号,陈城搭飞机离开厦门,很匆忙,没怎么收拾行李,带着几件换洗的衣服就来了。在深圳坪山租了一套房子,此时的南中国珠三角,是淘金的土壤。

    疫情发展瞬息万变,“黑天鹅”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每一个角落,口罩是市面上的硬通货。订单像雪花一样飘来,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人,也从四面八方涌进来。

     一枚口罩,从上游原材料的生产开始,到最终漂洋过海拿到国外消费者手中,至少经过了十几道流程,每一层灰色地带都有盘剥。

我们记录了两个口罩倒爷的故事。两个多月里,他们在这个人人都红了眼的市场上,起起伏伏。以下是他们的口述。

1_副本.jpg

口述人:王小帆中间人

拿着打码合同就说自己有几千万订单,能信吗?

从2月份到现在,我跑了16家口罩厂,最后筛选了这几个。

现在国外疫情这么严重,很多工厂外贸单都接不到,没有生产,所以不得不转型来做口罩,大家都想赚钱。

口罩行业真的水太深了,有些厂质量很烂的。因为原材料的价格浮动比较大,厂家可能在材质方面要节省成本。比如同样的KN95,GB2626-2006标准,有的可能是三层,有的是四层,有的是五层,虽然这些都符合质检标准。

之前两个月太疯狂了,朋友圈全是在卖口罩——都是说我有货源,其实都是几层,甚至十几手的关系。基本都是听到一个亿的,或者五千多万件的订单,耳机都听出茧了,到了真的要你来面谈,就没动静了。

2_副本.jpg

我们的环节,是帮助外国客户去找到真正的货源。现在国外虽然缺口罩,但是他们也遇到一个问题:真实的买家找不到真实的卖家,真实的卖家找不到真实的买家。

这个市场真的很魔幻,我刚开始的时候特兴奋,总感觉会发财,以为自己要成千万富翁了,后来发现没有那么简单的。

最开始,有一个厂家说自己有KN95的产品,但实际上他们发不出来货,还好当时我有去验厂,帮客户调查,及时把这个订单按住了,没有打款,要不然就很麻烦,牵扯金额得几百万。

正常情况下,外国客户会把单放给很多外贸公司,外贸公司再把单再往下放给中间人,中间人再去口罩工厂找产能。这样一来,信息就比较杂乱,真真假假,你会遇到询价的人非常多,搞得你疲于奔命,但实际成交的很少。这两个月谈了这么多单,其实99%最后都是谈崩的。

3_副本.jpg

后来趟过几次浑水之后,也就找到方法了。

首先,我们要看对方的采购函或委托函,不管你是国外政府也好,商会组织、贸易组织也好,都会给外贸公司出具委托函,授权你方谈口罩订购事宜。

我们能看到外贸公司拿着有外国客户签字的购销合同,例如:我委托你买多少个口罩,然后这个购销合同号是多少,这是正常流程。但是现在市场搞得很多东西都不正常了,拿着一个马赛克文件就是说我是一个委托人,能信吗?

三个周,我的手机打报废了

现在遇到问题很简单,就是大厂的产能排不进去,小厂、新厂的产能没上来。

疫情之初,很多欧洲订单进来之后,他们的产能已经包厂了,可能是直接包到6月份。因为客户已经付钱,产能已经排满,新进来的单就不能插队,不然就重新扩产,但这也需要时间。新厂在筹备设备、人员、资质,更加需要时间。

现在原材料成本又浮动比较大,小厂可能扛不住这个成本。当然,现在开厂也不能说晚,如果你能一个礼拜之内就把口罩厂建成的话,那就不晚。

在这里,拼的是速度,品质,还有工厂的协调能力。也就是你的工厂能不能接下来订单,能不能马上根据政策来不断调整。因为很多信息都是实时的,原材料基本一天一个价,而且海关政策变化很快的。

假设海关突然出了新要求,我们就要立马跟上,不然这批货就报废了。比如有硬性指标说,包装要求更换,你一定要马上换的,不换的话就可能出口时会遇到问题。

我是半路出家的销售,以前对口罩完全不懂,纯属自学成才,大概三四天吧,材质、款式什么的基本都摸明白了。因为现在很多客户问得很专业,很详细。

最近每天都是早八晚四,早上八点到凌晨四点。早上对接的是中国外贸商,晚上对接外国客户,电话多到一直处于占线状态,最后把手机打报废了,这不赶紧去买了一个新的。我最近14天经过范围有广州、佛山、东莞、惠州、深圳,两个月开车将近五千公里,就得拼上。

4_副本.jpg

口述人:陈城中间人

谁钱给得快,谁就有口罩


本书是两位作者合作撰写的,一位是心理学家,另一位是科学作家。10多年前,我们开始经常探讨杰出人物和“刻意练习”这个主题,并在5年前开始认真地围绕这个主题写书。在那段时间,本书在我们两人的思想碰撞中慢慢成形,以至于我们现在都难以分辨,书中的哪一部分观点由谁提出。我们只知道,本书由我们两人合写,比由我们单独去写要好得多,也完全不同。 4岁就会弹奏小提琴,童年时代写出多部名曲,只用一根弦也能弹完一首曲子, 瞬间记住几百个*数字,平方比计算器还快,一秒内说出某个日子是周几, 行1年就获得世界跳高冠军,同时和26人下 盲棋,14岁即成为世界象棋大师   所有人都以为“杰出”源于“天赋”, “天才”却说:我的成就源于“正确的练习”!  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“专业特长科学”领域潜心几十年,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:国际象棋大师、*小提琴家、运动明星、记忆高手、拼字冠军、杰出医生等。 他发现,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,提高技能与能力的*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,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“刻意练习”。 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,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,是迄今为止发现的*强大的学习方法。

刻意练习:如何从新手到大师

5 ()
  • ¥0
  • 问题反馈
  • 回到顶部